1.淘汰质量不合格品种
中药注射剂是新剂型,基础研究薄弱的,要加强研究,但不能打倒。中药中药注射剂作为药物使用是上世纪50年代诞生,70年代大发展,出现1400多种中药注射剂;之后一些质量标准低、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的品种逐步被淘汰,2004-2007年,大约有140多个品种,近400家生产厂家;目前我国约有120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近300家厂家,出现一些大品种,大企业。未来这120个品种还可以进一步淘汰,300家企业也要淘汰一些,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质量。
2.在某些领域治疗是不可替代的
和口服中药不一样,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见效快,但不良反应率发生高一些。中药注射剂有中药急救的作用,和西药优势互补,在某些治疗领域有其不可替代性。例如,在2003年抗击SARS时,参脉注射液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遇到休克病人,用参附注射液效果也很好;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脓毒血症时,血必净 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中华急救学会经过询证评价,将血必净列入临床路径和指南,这些都体现了中药注射剂的不可替代性。
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等这些大品种的疗效是确切的,临床上使用也很普遍。目前,社保目录有40多个中药注射剂,新版基药目录本来也新增了中药注射剂,最后撤下来了。
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率并不高
SFDA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药占14%,与化学药一样,注射剂型比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率高一些。一些大品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率在0.2%-0.6%之间,并不比化学药高很多。
临床研究丹红注射液ADR表现,28234例患者使用,发生不良反应106例,不良反应率仅0.375%,主要是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
4.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很重要
2009年,国家药监局启动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得到有效推进。这个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很多品种是上世纪70-80年代审批的,有些药品质量很低,不良反应率高,有必要全面排查评价。2012年11月17日,SFDA公布淘汰1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但是还不够,未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还可能会被淘汰,保证中药注射剂行业健康发展。
近几年,有些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做的很好。以血栓通冻干粉针为例,血栓通原材料比较单一,不同批次间成品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测高于90%,基本做到了批次间的一致性。
5.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
使用不合理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是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前几年双黄连注射液事故中,药物本身质量没问题,主要是药物混合滴注、使用不规范,都发生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单位。我们建议所有中药注射剂都单独使用,并且严格控制剂量,规范操作流程。这几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率下降,与临床使用规范提高有关,也与产品质量控制有关。
中药注射剂有诸多问题,但也有不可替代性。只要肯下功夫,国家项目支持,企业配套资金,科研机构加大研究,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未来一定有好的发展前景。

医药行业专家访谈录:中药注射剂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
时间:2019-04-07 23:15:06 来源: 作者:admin |
1.淘汰质量不合格品种
中药注射剂是新剂型,基础研究薄弱的,要加强研究,但不能打倒。中药中药注射剂作为药物使用是上世纪50年代诞生,70年代大发展,出现1400多种中药注射剂;之后一些质量标准低、出现过严重不良反应的品种逐步被淘汰,2004-2007年,大约有140多个品种,近400家生产厂家;目前我国约有120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近300家厂家,出现一些大品种,大企业。未来这120个品种还可以进一步淘汰,300家企业也要淘汰一些,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质量。
2.在某些领域治疗是不可替代的
和口服中药不一样,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见效快,但不良反应率发生高一些。中药注射剂有中药急救的作用,和西药优势互补,在某些治疗领域有其不可替代性。例如,在2003年抗击SARS时,参脉注射液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上遇到休克病人,用参附注射液效果也很好;在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脓毒血症时,血必净 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中华急救学会经过询证评价,将血必净列入临床路径和指南,这些都体现了中药注射剂的不可替代性。
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等这些大品种的疗效是确切的,临床上使用也很普遍。目前,社保目录有40多个中药注射剂,新版基药目录本来也新增了中药注射剂,最后撤下来了。
3.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率并不高
SFDA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药占14%,与化学药一样,注射剂型比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率高一些。一些大品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率在0.2%-0.6%之间,并不比化学药高很多。
临床研究丹红注射液ADR表现,28234例患者使用,发生不良反应106例,不良反应率仅0.375%,主要是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
4.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很重要
2009年,国家药监局启动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在各级药品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得到有效推进。这个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很多品种是上世纪70-80年代审批的,有些药品质量很低,不良反应率高,有必要全面排查评价。2012年11月17日,SFDA公布淘汰1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但是还不够,未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还可能会被淘汰,保证中药注射剂行业健康发展。
近几年,有些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做的很好。以血栓通冻干粉针为例,血栓通原材料比较单一,不同批次间成品指纹图谱相似度检测高于90%,基本做到了批次间的一致性。
5.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
使用不合理是导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是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前几年双黄连注射液事故中,药物本身质量没问题,主要是药物混合滴注、使用不规范,都发生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单位。我们建议所有中药注射剂都单独使用,并且严格控制剂量,规范操作流程。这几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率下降,与临床使用规范提高有关,也与产品质量控制有关。
中药注射剂有诸多问题,但也有不可替代性。只要肯下功夫,国家项目支持,企业配套资金,科研机构加大研究,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未来一定有好的发展前景。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