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药企业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首先,从市场规模上看,我国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30%,还不到辉瑞 默沙东 罗氏 诺华四家制药企业药品销售的总和。
其次,从产业集中度来看,全球前十强制药企业的集中度为41.9%,美国为52.33%,而我国十强集中度仅为15.2%,百强集中度为44.2%;美国医药分销企业的前3强集中度为96%,我国前3强集中度为26.7%,百强为78%;美国
医药零售前3强的集中度为73%,我国药品零售前三强集中度为仅为5.5%,百强的集中度为39%。
全球处方药销售额最高的为辉瑞,去年销售了512亿美元,而我国销售居前的多为普药企业。上海医药的工业部分收入去年大约为16亿美元,仅为辉瑞的3%。从单品销售来看,大型跨国企业大多具有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炸弹”级别的药物,例如罗氏的曲妥珠单抗、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强生的英利昔单抗在去年的销售额均超过了60亿美元,辉瑞的立普妥曾在2009年创下了123亿美元的销售记录。相比之下,我国大型制药企业缺乏重磅药物,比如医药制剂销售收入最高的上海医药,最大的单品收入还不到1亿美元。我国处方药单品销售收入最高的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也不到3亿美元,距离真正的世界级的重磅药物还有一定的距离。
差距大也意味着提升的空间很大。如果我国前十强制药企业的集中度能够提升到全球平均的40%,那么届时会出现年销售500亿元甚至近千亿元的大型制药企业,相当于现在最大的上海医药的工业收入还能再翻两番以上。我国制剂药生产企业走出国门的还很少,但随着华海、海正、恒瑞、天士力、复星等一大批企业国际交流能力的加强,中国制药企业也必能分享全球药物市场的增长,也能有一批创新药物走向全球市场,中国也会诞生自己的跨国制药企业。
表1:跨国药企和我国销售额居前的重点药企比较

我国医药产业微观面现状分析 |
时间:2019-04-07 22:52:55 来源: 作者:admin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制药企业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首先,从市场规模上看,我国药品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30%,还不到辉瑞 默沙东 罗氏 诺华四家制药企业药品销售的总和。
其次,从产业集中度来看,全球前十强制药企业的集中度为41.9%,美国为52.33%,而我国十强集中度仅为15.2%,百强集中度为44.2%;美国医药分销企业的前3强集中度为96%,我国前3强集中度为26.7%,百强为78%;美国医药零售前3强的集中度为73%,我国药品零售前三强集中度为仅为5.5%,百强的集中度为39%。
全球处方药销售额最高的为辉瑞,去年销售了512亿美元,而我国销售居前的多为普药企业。上海医药的工业部分收入去年大约为16亿美元,仅为辉瑞的3%。从单品销售来看,大型跨国企业大多具有年销售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重磅炸弹”级别的药物,例如罗氏的曲妥珠单抗、阿斯利康的瑞舒伐他汀、强生的英利昔单抗在去年的销售额均超过了60亿美元,辉瑞的立普妥曾在2009年创下了123亿美元的销售记录。相比之下,我国大型制药企业缺乏重磅药物,比如医药制剂销售收入最高的上海医药,最大的单品收入还不到1亿美元。我国处方药单品销售收入最高的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也不到3亿美元,距离真正的世界级的重磅药物还有一定的距离。
差距大也意味着提升的空间很大。如果我国前十强制药企业的集中度能够提升到全球平均的40%,那么届时会出现年销售500亿元甚至近千亿元的大型制药企业,相当于现在最大的上海医药的工业收入还能再翻两番以上。我国制剂药生产企业走出国门的还很少,但随着华海、海正、恒瑞、天士力、复星等一大批企业国际交流能力的加强,中国制药企业也必能分享全球药物市场的增长,也能有一批创新药物走向全球市场,中国也会诞生自己的跨国制药企业。
表1:跨国药企和我国销售额居前的重点药企比较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