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近日,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2年第2期国家药品质量公告》,公布了对排石颗粒等20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以及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等13个制剂品种的质量抽验结果。本次抽验的33个品种3536批次产品中,14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4批次发生在药品生产环节,10批次发生在药品经营环节。
点评:
此次抽检的对象大致上分两类:一类是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包括排石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颠茄片(酊)、丙硫氧嘧啶片、活血止痛胶囊(散)、麝香保心丸、缩泉丸(胶囊)、参麦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双嘧达莫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共20个品种,共抽检2416批次,11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另一类是注射液及制剂类,包括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聚明胶肽注射液、炎琥宁制剂、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等共13个品种,共抽检1120批次,共3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可以看出,此次抽查的重点是用药量比较大的基药及曾经问题频出的注射剂类药品,尤其是基药,这也算是顺应了市场需求、抓住了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重心。从不合格批次药品的来源来看,除了亚宝药业的双嘧达莫片(问题在药品经营环节发现),其余的不合格批次药品均来自中小非上市药企,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市药企(此次抽查涉及到的上市药企包括亚宝药业、力生制药、同仁堂、哈药集团、中新药业、白云山、罗欣药业、双鹤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双成药业、国药一致、信立泰、恒瑞医药、莱美药业、上海医药、复星医药、金陵药业、科伦药业、鲁抗医药、浙江医药、天方药业、上海辅仁、联邦制药、吉林敖东、人福医药、汉森制药、太极集团、佛慈制药、昆明制药等)的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优于中小非上市药企。从药品问题发生的环节来看,不仅在生产上,在药品的流通环节因为仓储及运输方式的不科学也会引起药品质量问题,这也在提示我们在严格控制药品生产标准的同时,努力提高药品的仓储及运输标准,以保证质量合格的药品传输至用药患者手中。
其实自年初以来,“明胶”事件及“毒胶囊”事件的发生频繁的将药品的质量问题曝光,国家和地方药监局的药品质量抽检更加严格和规范,抽检的范围包括整个行业,主要是针对药品的生产(针对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针对药品的经销商、终端药房及医院)环节,以期更好的控制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而这种抽检行为本身也有益于医药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整体的健康向上发展。
从整个
医药行业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相对于指数而言,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抛开医药行业抗周期的特性不谈,从基本面出发,那些创新能力强的、具备特色或保密药品的、营销渠道完善的或管理层能力突出的等业绩增长比较确定的药企具备较好的价值。

解析:《2012年第2期国家药品质量公告》2012.8 |
时间:2019-04-07 22:46:29 来源: 作者:admin |
事件: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2年第2期国家药品质量公告》,公布了对排石颗粒等20个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以及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等13个制剂品种的质量抽验结果。本次抽验的33个品种3536批次产品中,14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其中4批次发生在药品生产环节,10批次发生在药品经营环节。
点评:
此次抽检的对象大致上分两类:一类是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包括排石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颠茄片(酊)、丙硫氧嘧啶片、活血止痛胶囊(散)、麝香保心丸、缩泉丸(胶囊)、参麦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双嘧达莫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共20个品种,共抽检2416批次,11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另一类是注射液及制剂类,包括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聚明胶肽注射液、炎琥宁制剂、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等共13个品种,共抽检1120批次,共3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可以看出,此次抽查的重点是用药量比较大的基药及曾经问题频出的注射剂类药品,尤其是基药,这也算是顺应了市场需求、抓住了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重心。从不合格批次药品的来源来看,除了亚宝药业的双嘧达莫片(问题在药品经营环节发现),其余的不合格批次药品均来自中小非上市药企,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上市药企(此次抽查涉及到的上市药企包括亚宝药业、力生制药、同仁堂、哈药集团、中新药业、白云山、罗欣药业、双鹤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双成药业、国药一致、信立泰、恒瑞医药、莱美药业、上海医药、复星医药、金陵药业、科伦药业、鲁抗医药、浙江医药、天方药业、上海辅仁、联邦制药、吉林敖东、人福医药、汉森制药、太极集团、佛慈制药、昆明制药等)的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优于中小非上市药企。从药品问题发生的环节来看,不仅在生产上,在药品的流通环节因为仓储及运输方式的不科学也会引起药品质量问题,这也在提示我们在严格控制药品生产标准的同时,努力提高药品的仓储及运输标准,以保证质量合格的药品传输至用药患者手中。
其实自年初以来,“明胶”事件及“毒胶囊”事件的发生频繁的将药品的质量问题曝光,国家和地方药监局的药品质量抽检更加严格和规范,抽检的范围包括整个行业,主要是针对药品的生产(针对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针对药品的经销商、终端药房及医院)环节,以期更好的控制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而这种抽检行为本身也有益于医药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整体的健康向上发展。
从整个医药行业的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相对于指数而言,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抛开医药行业抗周期的特性不谈,从基本面出发,那些创新能力强的、具备特色或保密药品的、营销渠道完善的或管理层能力突出的等业绩增长比较确定的药企具备较好的价值。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