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院企资源 > 行业需求 > 行业产品需求

中药饮片百科全书!行业优势、产业现状、重点政策

时间:2019-04-07 22:38:06  来源:  作者:admin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的高度重视,作为中药产业链上最重要一环的中药饮片迎来空前利好,尤其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中药炮制技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新型饮片备受产业和资本追捧,现将其行业发展现状和展望综述如下。

    中药炮制技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

    中药炮制技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在2015年立项了“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24家,投入5000万元并以大学和医院为主的项目建设,2014~2015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共投入5670万元,国家对中药炮制技术及其传承的重视可见一斑。

    中药饮片行业八大优势:不取消加成;不统一招标;不计算药占比;不执行两票制(甘肃征求意见稿);纳入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外资禁入(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中药保护:濒临灭绝的技术品种、毒性炮制品种、技术创新、特色饮片等有望首先被纳入《中药品种保护条例》;批准文号管理:对中药饮片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呼声不断。

    质量标准不统一成为制约中药饮片行业转型升级和规模化发展的致命因素,更是《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未能及时落地的主因,而中药饮片的标准化又直接受制于中药材种植规范化的进展。

    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了822种常用饮片及有特色传统炮制工艺的地方习用饮片,大幅增加了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

    中药饮片的出口金额在1992~2000年期间不断波动,自2001年开始,我国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出口额连年上升,但自2014年开始又有所下降。

    2014年以来,中药饮片企业争相挂牌上市,主动寻求资本市场支持。

    目前,中药饮片规模企业大有僧多粥少之势,稍有规模的中药饮片企业都会被多家资本或上市公司争相并购。

    新型饮片

    近年来,新型中药饮片不断涌现,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破壁饮片、精致饮片、小饮片、中药粉剂、超微粉中药、纳米中药、中药粗颗粒饮片、定量压制饮片等等,尤其中药配方颗粒发展最为迅速。

    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撩开了这一鲜为人知领域的神秘面纱,一时成为众多药企竞相获争生产资质、资本热切并购的热门,但已于2016年3月1日结束征求意见的《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至今尚未落地,给业界带来了无限遐想,围绕其生产资质也产生了多种中国式变通。

    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目前分为国家级试点生产企业(6家)、省级试点生产企业3家(济人/力源/神威)、省级试点研究企业4省(浙江/江西/黑龙江/安徽)和正在申请省级试点研究的多省市(陕西/内蒙等)等四类。

    目前,国家级、省级试点企业中除四川新绿色药业和安徽济人药业外均已进入上市公司(详见下表),省级试点研究企业中的浙江景岳堂药业也已成为上市公司华通医药额全资子公司。

    已获得生产资质的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多已上市,其他新型中药饮片多尚未产业化。

    目前,可供争抢的标的也就剩下传统饮片企业了,四川新荷花和安徽广印堂直接冲击主板均未成功,所以传统饮片也只能先挂牌新三板了,目前已有20家传统中药饮片挂牌新三板,其分布在全国8个省市、10个地级市,其中,安徽、四川、广东、云南四个中药大省,成为中药饮片挂牌新三板的赢家,而作为全球最大中药材集散中心的亳州就占了6家。

    中药饮片行业监管趋严,饮片包装管理的逐步推行、国家炮制标准的逐步完善以及国家政策、资本和互联网的驱动,行业内并购重组的加快,将促使中药饮片行业小、散、乱的局面逐步改观,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不取消加成、不计算药占比及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等,都将促进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速度继续领先整个医药行业,新型中药饮片不断涌现,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尤为抢眼。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