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院企资源 > 行业需求 > 行业产品需求

我国儿童用药误服药品成伤害死亡主因

时间:2019-04-07 22:28:04  来源:  作者:admin
    我国市场90%的药物没有适用于儿童的剂型,“成人药儿童用”成为普遍现象。根据《2016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我国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其中新生儿高达24.4%。临床接诊的中毒儿童中,因药物中毒的比例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从中毒年龄来看,0-14岁儿童的药物中毒占比最大,占64.0%。每年大约有3万名儿童因用药不合理致聋,死于不合理用药的人群中,儿童占比高达32%。

    最近,儿童安全用药基因检测项目正式对外发布,该项目采用基因检测一代测序仪平台对药物代谢酶CYP450家族基因的DNA进行测序分析,能准确确定CYP450代谢酶的突变类型,进而判断儿童对药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指导精准用药。

    2016-2021年中国儿童用药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表明,大部分的药物是通过人体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类实现代谢。根据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快慢可分为:超快速代谢型、快速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弱代谢型。

    如果属于弱代谢型,药物代谢速率比普通人群明显减慢,应该避免使用该药物或更换其他有效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代谢引起的药物蓄积性中毒的发生风险。儿童本身的生理特点也是造成其用药不良反应高发的重要因素。比如,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受药物损害,如使用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全省麻醉药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等药物时,药物易穿过血脑屏障;儿童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药物在体内排泄慢,半衰期长,易发生中毒;许多小儿遗传性缺陷并不表现出来,表面上发育正常,但对某些药物反应异常,需谨慎用药。

    当前,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天气也渐渐转凉,温差变化大,正值流感高发季节,重新回归群体生活的孩子们成为呼吸道疾病的高发人群。想要孩子避免用药不当,就需要精准了解孩子的基因型和对各种药物的代谢类型,选择精准治疗方式。

    误服药品成儿童伤害死亡主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两家医院5年急诊与住院数据的跟踪与分析。

    在全球,每天有125名儿童因中毒而死亡:在中国,中毒也是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平均有约1500名儿童(0-14岁)因中毒而死亡;而86.4%的中毒发生在家中。

    《儿童用药安全现状报告》通过5年的数据跟踪与分析结果显示:儿童中毒中,药物中毒的占比趋势平稳并有微降,但乃保持占比40%以上;2016年的数据显示,每5名中毒儿童中,就有2名儿童因药物而中毒;与药物相关的中毒中,1-4岁为高发人群,5年间药物中毒呈上升趋势。在2016年,每10名0-14岁药物中毒的儿童中,有8名为1-4岁儿童;在每5名药物中毒的儿童中,有4名因误服导致;暨儿童药物中毒的原因81.4%为儿童自己误服;感冒药、精神药物和高血压药是儿童误服的前三大类药物;祖辈与父辈对儿童药物中毒的关注度,远低于跌落、交通、触电等带来的伤害。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