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亮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2009年9月份,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正式成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秘书处工作。“截至今年11月份,ISO/TC 249已正式独立发布2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包括一次性无菌使用针灸针、亚洲人参种子种苗、中药重金属检测方法、中药煎煮设备、艾灸器具以及中药编码系统,实现了ISO领域中医药国际标准零的突破,对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和中医药国际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正在制作的国际标准达49项。”徐建光介绍说。
2014年12月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也落户上海中医药大学,负责和参与“世中联”国际标准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及发布工作。目前,国际上与中医药相关的3大国际组织:WHO、ISO、WFCMS及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平台都设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2003年在北京成立以来也先后发布国际组织标准21部。“其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对照国际标准’系列相继出台,包括中英、中法、中西、中葡、中意、中俄、中匈、中德、中泰名词术语对照,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得到不少国家行业机构采用,世界各地的一些中医药教育机构将其逐步用于教学,对在世界各地传承中医药学术,提高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说。
当前,中医药“走出去”与现代医学互融互通还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文化差异,我们尊崇的‘天人合一’等东方哲学人文观念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还是不一样;其次是政策和技术壁垒,我们要进入国际市场,为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就要适应当地风俗习惯。同时,我们在国际上面临着竞争,包括现代医学的竞争和当地传统医学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更好的服务和更高质量的产品回应质疑。”王笑频说。
针对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不正规的中医药机构以及假冒伪劣的中医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医药海外声誉的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海外建立示范性的中医诊所来扶正祛邪。同时,通过与政府、民间协会合作,促进国外的立法;通过合作办学、建立示范性的培训中心来帮助他们提高中医师的资质。此外,还委托中国的中医师认证中心制定了一个国际中医师认证制度来规范国际中医师资格,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
对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12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产业链逐步形成,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 但仍面临诸多困难 |
时间:2019-04-07 22:21:57 来源: 作者:admin |
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亮丽名片,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2009年9月份,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正式成立,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秘书处工作。“截至今年11月份,ISO/TC 249已正式独立发布22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包括一次性无菌使用针灸针、亚洲人参种子种苗、中药重金属检测方法、中药煎煮设备、艾灸器具以及中药编码系统,实现了ISO领域中医药国际标准零的突破,对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和中医药国际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正在制作的国际标准达49项。”徐建光介绍说。
2014年12月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标准化建设委员会也落户上海中医药大学,负责和参与“世中联”国际标准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及发布工作。目前,国际上与中医药相关的3大国际组织:WHO、ISO、WFCMS及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平台都设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自2003年在北京成立以来也先后发布国际组织标准21部。“其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对照国际标准’系列相继出台,包括中英、中法、中西、中葡、中意、中俄、中匈、中德、中泰名词术语对照,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先后得到不少国家行业机构采用,世界各地的一些中医药教育机构将其逐步用于教学,对在世界各地传承中医药学术,提高推广应用中医药技术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说。
当前,中医药“走出去”与现代医学互融互通还面临诸多困难。“首先是文化差异,我们尊崇的‘天人合一’等东方哲学人文观念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还是不一样;其次是政策和技术壁垒,我们要进入国际市场,为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就要适应当地风俗习惯。同时,我们在国际上面临着竞争,包括现代医学的竞争和当地传统医学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更好的服务和更高质量的产品回应质疑。”王笑频说。
针对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不正规的中医药机构以及假冒伪劣的中医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中医药海外声誉的现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海外建立示范性的中医诊所来扶正祛邪。同时,通过与政府、民间协会合作,促进国外的立法;通过合作办学、建立示范性的培训中心来帮助他们提高中医师的资质。此外,还委托中国的中医师认证中心制定了一个国际中医师认证制度来规范国际中医师资格,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
对此,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12月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服务内容不断丰富,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产业链逐步形成,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