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2017年国际医药市场需求增加;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形成,中国制药在国际市场正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医药产品出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出口额稳步增长。
2017年,我国医药
保健品出口成功扭转了上一年的下降局面,出口额同比增长9.44%,达到607.99亿美元,增幅为近五年最大。中、西药类出口额双增长。
2017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36.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中药类产品出口重点市场业绩出现分化:对东盟、美国、欧盟市场出口保持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7%、9%、5%;对日本市场出口实现小幅增长;对韩国、我国香港地区等传统市场出口则下降,降幅分别为12.4%和9.8%。具体到细分子类,植物提取物市场逐渐活跃,出口下降趋势得以扭转,出口额为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中成药出口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3%;中药材及饮片出口还未走出负增长困境,出口额同比下降2.23%,其原因是东南亚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西药类产品出口业绩明显回升,出口额为35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其中,原料药出口额为29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1%。原料药对美国、欧盟、印度等主要市场的出口额增幅分别达到23.8%、9.8%、13.5%。
“优质药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和议价能力正在逐步提升。25个大宗原料药的出口平均价格上涨了11%,这是拉动原料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孟冬平解释说,受环保成本增加、上游货源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客观因素影响,原料药行业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原料药出口开始从“走量”向“保质”转变,出口价格不断上升,去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下半年出口量逐渐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西药制剂出口额达34.56亿美元,同比增长8.32%。我国制剂产品对欧盟和北美等规范市场出口呈强劲增长态势,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53.5%。创新型药企成为拉动我国制剂出口的主要力量,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等本土药企已经成功立足欧美市场并开始有所作为。“本土药企能在欧美等国际主流市场立足,不仅有利于我国制剂产品出口,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制药的发展动能。”

2017年中西药出口额实现双增长 |
时间:2019-04-07 22:21:25 来源: 作者:admin |
整体来看,2017年国际医药市场需求增加;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形成,中国制药在国际市场正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医药产品出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出口额稳步增长。
2017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成功扭转了上一年的下降局面,出口额同比增长9.44%,达到607.99亿美元,增幅为近五年最大。中、西药类出口额双增长。
2017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为36.4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中药类产品出口重点市场业绩出现分化:对东盟、美国、欧盟市场出口保持增长,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7%、9%、5%;对日本市场出口实现小幅增长;对韩国、我国香港地区等传统市场出口则下降,降幅分别为12.4%和9.8%。具体到细分子类,植物提取物市场逐渐活跃,出口下降趋势得以扭转,出口额为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中成药出口2.50亿美元,同比增长11.03%;中药材及饮片出口还未走出负增长困境,出口额同比下降2.23%,其原因是东南亚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西药类产品出口业绩明显回升,出口额为354.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其中,原料药出口额为29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1%。原料药对美国、欧盟、印度等主要市场的出口额增幅分别达到23.8%、9.8%、13.5%。
“优质药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和议价能力正在逐步提升。25个大宗原料药的出口平均价格上涨了11%,这是拉动原料药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孟冬平解释说,受环保成本增加、上游货源短缺、原材料涨价等客观因素影响,原料药行业落后产能逐步退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原料药出口开始从“走量”向“保质”转变,出口价格不断上升,去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下半年出口量逐渐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西药制剂出口额达34.56亿美元,同比增长8.32%。我国制剂产品对欧盟和北美等规范市场出口呈强劲增长态势,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53.5%。创新型药企成为拉动我国制剂出口的主要力量,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等本土药企已经成功立足欧美市场并开始有所作为。“本土药企能在欧美等国际主流市场立足,不仅有利于我国制剂产品出口,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制药的发展动能。”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