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
中药材交易进入淡季,大部分产品价格是稳中下滑的态势,我们监测的50多个产品中,80%以上的品种价格都比较稳定,11%的品种价格上涨,其余的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行业分析师张斌对表示,不过,“从同比的数据来看,今年价格整体好于去年,以前是二成商家对中药材价格看涨,现在已经是六成商家看涨”。
数据显示,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后已经翻倍。例如,三七40头(云南)去年年初价格约为200元/千克,最高涨至420元/千克,近日有所回落,至370元/千克,涨幅最高达110%;党参去年年初的价格约为30元/千克,进入8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可达70元/千克,涨幅达133%。太子参去年年初价格约为50元/千克,最高涨至140元/千克,涨幅180%,近日回落至95元/千克。数据显示,黄芩的价格上涨的幅度也较高。“黄芩从2015年的低估7元/千克至8元/千克已经涨至目前的20多元/千克。”
此外,一些名贵中药材价格已让业内人士认为“高得离谱”。数据显示,重楼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自2014年年初380元/千克已经涨至970元/千克,而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已经达到了1100元/千克。白芨的价格从2015年初的560元/千克上涨至最高900元/千克。“这类药材属于野生药材,无法替代,价格也就比较高。”
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除了供求变化的影响外,国家政策趋严也间接使得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药材市场的飞行检查力度,这使得部分劣质产品难以进入市场,而一些中药材加工、提取企业也逐渐改进工艺,使得成本也有所上升。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价格处于上涨态势。据查询,白参价格自2016年进入下跌态势,2016年年初白参的价格可达到730元/千克,如今白参的价格维持在400元/千克,跌幅为45%。太子参同期涨幅较大,目前面临下调压力。川芎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价格长期依然有压力。三七长期趋势供过于求,短期资金等原因扰动价格。
中药材涨价一方面利好中药材原料经营类企业,包括布局中药材原料种植,及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相关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对有原料需求的上市公司将产生影响,该类公司将面临中药材原料成本费用提升带来的经营压力,一些企业选择提价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

部分中药材品种的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后已翻倍 |
时间:2019-04-07 22:18:49 来源: 作者:admin |
“进入5月份以来,中药材交易进入淡季,大部分产品价格是稳中下滑的态势,我们监测的50多个产品中,80%以上的品种价格都比较稳定,11%的品种价格上涨,其余的品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行业分析师张斌对表示,不过,“从同比的数据来看,今年价格整体好于去年,以前是二成商家对中药材价格看涨,现在已经是六成商家看涨”。
数据显示,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后已经翻倍。例如,三七40头(云南)去年年初价格约为200元/千克,最高涨至420元/千克,近日有所回落,至370元/千克,涨幅最高达110%;党参去年年初的价格约为30元/千克,进入8月份,价格直线上涨,最高可达70元/千克,涨幅达133%。太子参去年年初价格约为50元/千克,最高涨至140元/千克,涨幅180%,近日回落至95元/千克。数据显示,黄芩的价格上涨的幅度也较高。“黄芩从2015年的低估7元/千克至8元/千克已经涨至目前的20多元/千克。”
此外,一些名贵中药材价格已让业内人士认为“高得离谱”。数据显示,重楼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自2014年年初380元/千克已经涨至970元/千克,而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已经达到了1100元/千克。白芨的价格从2015年初的560元/千克上涨至最高900元/千克。“这类药材属于野生药材,无法替代,价格也就比较高。”
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除了供求变化的影响外,国家政策趋严也间接使得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近年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中药材市场的飞行检查力度,这使得部分劣质产品难以进入市场,而一些中药材加工、提取企业也逐渐改进工艺,使得成本也有所上升。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价格处于上涨态势。据查询,白参价格自2016年进入下跌态势,2016年年初白参的价格可达到730元/千克,如今白参的价格维持在400元/千克,跌幅为45%。太子参同期涨幅较大,目前面临下调压力。川芎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价格长期依然有压力。三七长期趋势供过于求,短期资金等原因扰动价格。
中药材涨价一方面利好中药材原料经营类企业,包括布局中药材原料种植,及上下游产业链完善的相关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对有原料需求的上市公司将产生影响,该类公司将面临中药材原料成本费用提升带来的经营压力,一些企业选择提价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