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院企资源 > 行业需求 > 行业产品需求

原料药企业市场发展分析

时间:2019-04-07 22:18:03  来源:  作者:admin
    在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压力下,国内原料药企业淘汰赛正在加速。治污成本逐渐提升,部分中小药企对环保整治投入不足,导致不达标被限产或停产。其中,没有能力升级环保设备的中小型企业将最早被淘汰。浙江台州是原料药企业集中区域,2001年前有2000余家主要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制药企业,环保整治力度加大后,该区域关停近千家医药化工厂,目前仅剩百余家。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超标污染企业将难以生存。医药企业治污费用较高甚至高达上亿元让部分原料药企业考虑转型。资料显示,2011年前后华北制药开启“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从原料药向制剂药转变”的战略转型。转型开始后华北制药重点发展“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和免疫调节”四大领域。石药集团上市之初公司主营业务为青霉素系列、头孢菌素系列和维生素C系列的原料药。如今,创新药已经成为石药集团业绩增长的发动机。

    环保核查力度趋严,部分原料药企业被停产或限产,推高原料药价格。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企业业绩。受益于维生素价格上涨,东北制药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969.47万元,同比上涨1162.03%。东北制药表示,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C价格上涨,同时长单销量较一季度有所减少。

    受益于公司首发募投项目产品——胆固醇及25-羟基维生素D3原产销量大幅增加,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518.89万元,同比增长378.01%。相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维生素D3价格从70元/公斤升至7月425元/公斤,2017年至今涨幅已高达456%,价格创历史新高,目前多家公司已经停止对维生素D3的报价。

    针对目前维生素价格走势情况对公司影响、面对环保力度持续加大公司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以及由于停产、限产等原因维生素价格上涨导致公司业绩上升是否能够持续,未来原料药及维生素产品的策略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并发邮件给东北制药和花园生物董秘办公室,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相关回复。

    2017年下半年,环保核查严控将成常态,目前国内市场价格支撑力度较强,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多数维生素品种将延续上半年态势提价或存提价预期,维生素企业2017年成绩或得到进一步提升。2017年上半年据中康CMH数据显示,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AD,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复合维生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复方在内的维生素类药品,2016年在五大终端销售规模高达193亿元,同比增长8.43%。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