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院企资源 > 行业需求 > 行业产品需求

精神神经疾病用药有望高速增长

时间:2019-04-07 22:16:37  来源:  作者:admin
    据IMS统计,2014年全球神经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市场达1338亿美元,从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看,该类药物市场仅次于心脑血管用药,成为全球第二大用药领域,但该类疾病的临床需求却远未满足,中国市场在此类药物的消费中增速全球第一。

    中国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依然处于高发态势,至今依然存在大量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很多中轻度患者没有获得诊断和治疗。随着政策的推动,精神神经疾病治疗用药需求在“十三五”期间有望大幅提升。业内人士分析,从政策层面看,早诊早治是当前中国精神神经疾病治疗的重要战略。

    早诊早治的益处

    从WHO的经验上看,对精神卫生的投入有其经济意义。每增加1美元用于治疗抑郁症,通过改善工作中的健康状况和能力,就会有4美元的回报。

    一直以来,中国公众对于精神疾病的知晓率较低。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首位,由抑郁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在2021年达到70亿元。

    随着对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的发展,当前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为促进患者恢复社会功能。2015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指出,抑郁症治疗目标是彻底消除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实现临床治愈、减少病残率。

    目前患者普遍不能获得有效的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就诊率仍然不到10%。

    “早诊、早治可以让抑郁症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甚至治愈。目前,药物治疗是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针对抑郁症高复发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足量足疗程的规范化治疗。”

    分级诊疗和报销政策都同等重要。“希望中小城市基层患者也能够获得优质的药品,精神神经疾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不佳的现象,需要让患者可以在三甲医院获得确诊后,未来可以在基层医院继续获得被报销的药物。”

    报销比例有望提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老年痴呆症和抑郁症做了重点提及,强调“促进健康老龄化”,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痴呆症等的有效干预。

    目前全球范围内,虽尚无能够治愈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但可延缓老年痴呆病的进程,而中国市场备受关注。以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研发型制药企业灵北为例,该公司的易倍申用于中重度老年痴呆症,于2006年在中国上市,已纳入医保目录的报销范围。后续该公司治疗帕金森病的雷沙吉兰(Azilect)和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伏硫西汀(Brintellix)正处于CFDA审批的最后阶段,有望于2018年在中国推出。

    不过,对于老年痴呆症,目前到门诊看病报销金额少,只有严重必须住院的患者才可获得较大报销金额。对此柯嵩涵认为,精神疾病是慢性疾病,若能纳入慢性病管理范围中,可使更多患者获益。

    对于医保政策,柯嵩涵十分关注动态调整和谈判机制,他指出:“在精神神经疾病方面,中国政府也在大健康计划中纳入精神健康这一重要目标,我想未来医药支出的预算会加大在精神神经疾病领域的比例。”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