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样本医院处方用药系统(RAS)对糖尿病处方药物的统计,从处方张数来看,胰岛素约占三分之一,说明仍有大量的糖尿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其次是双胍类,约占百分之二十,是使用最广泛的非
胰岛素降糖药;传统的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占据了较大的糖尿病处方张数份额,合计达45.31%;新型的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处方数量占比还很低,合计不到2%;而SGLT-2抑制剂因其2017年才刚进入国内,许多医院药房还没有销售,暂无统计数据。
糖尿病是全球最普遍的流行疾病之一,患病人数众多。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7年全球20-79岁人群中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比2015年多1000万人左右,另外有3.52亿人为糖耐量受损(即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不加干预,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6.29亿,糖耐量受损人群达5.87亿。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全球第一,2017年患病人数高达1.14亿人,远高于其他国家。我国糖尿病虽已从爆发期进入平稳期,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2013年的10.4%之后,近年维持在11%左右,但由于患病基数众多,糖尿病在我国形势依然相当严峻,2017年我国约有82.3万人死于糖尿病。
根据2017年样本医院处方用药系统(RAS)对糖尿病处方药物的统计,从处方张数来看,胰岛素约占三分之一,说明仍有大量的糖尿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其次是双胍类,约占百分之二十,是使用最广泛的非胰岛素降糖药;传统的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占据了较大的糖尿病处方张数份额,合计达45.31%;新型的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处方数量占比还很低,合计不到2%;而SGLT-2抑制剂因其2017年才刚进入国内,许多医院药房还没有销售,暂无统计数据。
各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发展趋势
一般来讲,2型糖尿病优先选用非胰岛素治疗,在其它药物达不到控糖作用时才选择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的最终治疗方案的胰岛素目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未来药物使用中将保持较稳定的比重。
二甲双胍作为 “降糖首选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单独或合并使用,即便已经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也常联合二甲双胍共同使用。其多年临床验证的安全性及疗效优势突出,加之价格便宜,使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线用药地位十分稳固。α-糖苷酶抑制剂因特别适合亚洲人群体质,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维持、体重降低、血压稳定等都有间接作用,虽有服用次数频繁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缺点,但未来仍能维持一定的使用空间。
以磺酰脲类药物为代表的胰岛素促泌剂属糖尿病经典老药,降糖强度大,目前临床上使用量也大,但由于其机制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血糖,需要β胰岛细胞仍有分泌功能,与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胰岛素抵抗并不相符,长远来看,大多数医生对这一类药物并不看好。以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代表的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虽得到大部分医生的认可,但因其有增加体重和水钠潴留等副作用,部分医生对这一类药物目前使用比较谨慎,但从其作用机制的药物开发方向来说,该类药物还是大有前景。

各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发展趋势 |
时间:2019-04-07 22:14:47 来源: 作者:admin |
根据2017年样本医院处方用药系统(RAS)对糖尿病处方药物的统计,从处方张数来看,胰岛素约占三分之一,说明仍有大量的糖尿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其次是双胍类,约占百分之二十,是使用最广泛的非胰岛素降糖药;传统的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占据了较大的糖尿病处方张数份额,合计达45.31%;新型的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处方数量占比还很低,合计不到2%;而SGLT-2抑制剂因其2017年才刚进入国内,许多医院药房还没有销售,暂无统计数据。
糖尿病是全球最普遍的流行疾病之一,患病人数众多。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7年全球20-79岁人群中约有4.25亿人患有糖尿病,比2015年多1000万人左右,另外有3.52亿人为糖耐量受损(即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不加干预,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6.29亿,糖耐量受损人群达5.87亿。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全球第一,2017年患病人数高达1.14亿人,远高于其他国家。我国糖尿病虽已从爆发期进入平稳期,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2013年的10.4%之后,近年维持在11%左右,但由于患病基数众多,糖尿病在我国形势依然相当严峻,2017年我国约有82.3万人死于糖尿病。
根据2017年样本医院处方用药系统(RAS)对糖尿病处方药物的统计,从处方张数来看,胰岛素约占三分之一,说明仍有大量的糖尿病人需要胰岛素治疗;其次是双胍类,约占百分之二十,是使用最广泛的非胰岛素降糖药;传统的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占据了较大的糖尿病处方张数份额,合计达45.31%;新型的DPP-4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处方数量占比还很低,合计不到2%;而SGLT-2抑制剂因其2017年才刚进入国内,许多医院药房还没有销售,暂无统计数据。
各类糖尿病治疗药物发展趋势
一般来讲,2型糖尿病优先选用非胰岛素治疗,在其它药物达不到控糖作用时才选择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的最终治疗方案的胰岛素目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未来药物使用中将保持较稳定的比重。
二甲双胍作为 “降糖首选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单独或合并使用,即便已经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也常联合二甲双胍共同使用。其多年临床验证的安全性及疗效优势突出,加之价格便宜,使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线用药地位十分稳固。α-糖苷酶抑制剂因特别适合亚洲人群体质,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维持、体重降低、血压稳定等都有间接作用,虽有服用次数频繁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缺点,但未来仍能维持一定的使用空间。
以磺酰脲类药物为代表的胰岛素促泌剂属糖尿病经典老药,降糖强度大,目前临床上使用量也大,但由于其机制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血糖,需要β胰岛细胞仍有分泌功能,与2型糖尿病的主要问题——胰岛素抵抗并不相符,长远来看,大多数医生对这一类药物并不看好。以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代表的胰岛素增敏剂的作用机制虽得到大部分医生的认可,但因其有增加体重和水钠潴留等副作用,部分医生对这一类药物目前使用比较谨慎,但从其作用机制的药物开发方向来说,该类药物还是大有前景。
|
|
|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