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您当前的位置: > 院企资源 > 行业动态 > 行业发展咨询

警惕!中国医生职业倦怠严重

时间:2019-08-21 11:36:55  来源:  作者:
 
 

晚上,我和陈医生一起值夜班,正在打病历的他伸了个懒腰,然后转头和我说了一句,“当医生真累,真心不想干了。”

 

接着他又说道:“每天早早来科室,然后忙到七八点才下班,老婆天天和我抱怨,孩子和我不亲,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也不知道为了什么。”

 

这时我才注意到他,年纪轻轻才30出头的他眉头中间已经拧成了一个川字,头发也有近1/3变得花白。

 

陈医生是我们科公认的工作达人,每天第一个到科室,最后一个离开,面对患者总是保持微笑,对于患者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有时候深更半夜被人打扰了也不会生气。殊不知,在我们眼里铁打的他竟然也会有对这行心生厌倦的时候。

 

职业倦怠,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能量消耗或疲惫的感觉;与一个人的工作增加心理距离,或与一个人的工作相关的消极主义或玩世不恭的感觉,以及职业效能降低”。简单地说,就是由于工作带来身心上的疲惫感。

 

医生的倦怠感是个例吗?

 

非也!

 

在香港理工大学的一项分析中,有66.5%~87.8%的中国医生职业倦怠,可见中国医生的职业倦怠已成为普遍现象。

 

职业倦怠从何而来?

 

工作量是导致临床医生倦怠风险的最大因素。

 

有调研显示,77%的医生一周工作超过50小时,43.5%以上表示每月最长留宿8次以上,69.4%的正高级医生每月参加会议4次以上。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状态,令医生身心健康“亮起红灯”,职业倦怠乃至职业能量耗竭犹如疾风骤雨席卷而来。

 

倦怠带给医生的影响是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工作无热情,工作态度消极,工作认同感下降。2016年,一项对黑龙江省多专业1274名医生进行的研究发现,倦怠与焦虑正相关,研究中有31%的医生焦虑。

 

不仅国内,国外医生也如此。有调研显示,55%以上的医生报告称职业倦怠,三分之一的医生说他们过度疲劳,6.5%的医生说他们打算自杀。

 

而职业倦怠带来的危机远不止如此。一项中国10省份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报告严重倦怠的医生在过去一年发生医疗差错的比例高,包括病历记录不完整或不正确、用药物错误和治疗延误。

 

面对如此严重的职业倦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医生能够好好休息一下,甚至于接受心理辅导。

 

但是在一项涉及300多名家庭医学和内科医生以及1000多名年龄在18岁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的调查中发现,尽管80%的医生认为实行自我护理对他们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但只有57%“经常”练习它,大约三分之一(36%)只“有时”这样做。因为他们没有时间。

 

2019年对于医生而言,是黑色的一年,短短两个月内,多名医生猝死。

 

5月15日,天津医大二院王一博士在为患者手术过程中,突发脑出血离世,年仅41岁;

 

6月14日,嘉兴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陈怿,因突发脑出血去世,家人做出了捐献她全身器官的决定,年仅41岁;

 

6月28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因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8岁。

 

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王辉,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家人捐献了他的眼角膜,年仅32岁;

 

7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某三甲医院一位皮肤科女医生,于凌晨在家中猝死,年仅31岁。猝死的死前一天,还在医院的大厅讲解化妆品的过敏反应。

 

7月11日,上海中山医院肝外科30来岁优秀博士,猝死家中。

 

……

 

如果他们能够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这些悲剧也许是可以避免的。

 

而最让人讽刺的是,前不久,教育部才刚刚发布一则文件,《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

 

《意见》其中强调,要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除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及实习岗位有特殊要求外,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不得安排加班和夜班。

 

意见出台后,招来不少医疗圈内人士的指责和反对。难道学医的人都是铁打的,可以不吃不睡持续干活?这难免让人想起当年那个“向猝死医生学习”的闹剧。

 

医生本是肉体凡胎,只是从事了救死扶伤的行业。我们都曾在希波克拉底雕像下宣誓过,要竭尽所能去救死扶伤,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重视自身的健康,才有能力为患者提供高水准的医疗。

 

网上曾报道的成都自杀女医生写到,“每个医务工作者都苦,可有几个病人能体谅?而且病人的情绪我们易懂,又有几个病人懂得我们。我们只是想付出之后得到点尊重,得到一个带笑的谢意。我们亦是人,亦有感情,不希望在自己温柔态度后得到一个不屑的眼神。”

 

愿我们对世人温柔,亦能得到世间的善待。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备案/许可编码号:渝ICP备11007800号 技术支持:重庆双活云计算有限公司